《捕蛇者说》的相关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0:42:54
1.《捕蛇者说》一文,揭露了( ),表现了( )。
2.写悍吏逼租扰民场景的句子是:
3.写乡邻们入不敷出的生活状况的句子是:
4.写乡邻们背井离乡、转徙生活的句子是:
5.体现作者思想局限性的句子是:
6.蒋氏描述相邻们生活景象困苦不堪是那几句话:
7.简要说出“说”这种问题的特点:

谢谢各位了~
我不要翻译啊,不要翻译。
(翻译我是有的,我只要这几个题的答案)

1、文章以独特的写法(衬托、对比)通过对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残暴统治的强烈愤恨。
2、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3、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4、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ìe)也。
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sì)夫(fú)观人风者得焉。
6、1言之,貌若甚戚者。
2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7、说 —— 古文的一种文体。与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特点是:
一.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
二.形式上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

只会这么多了,看着写吧!

三句话不离本行 养蛇女人重温《 捕蛇者说》
只要是多少有点文化水儿的人,应该都知道《捕蛇者说》这篇在初中语文课里的文言文,即使具体的片段或章节说不上口来,文章的名字多数人还是知道的。养蛇女人上学时也曾学过,但“仗义”的我又原原本本的“还”给老师了。今日有幸再次读到竟有了某种莫名的亲切感,三遍未曾读下来突然明白了因何亲切的缘由。自己虽然不是捕蛇人,可自己是地道的养蛇人啊!文中的捕蛇者先捕后养,这样理解的话我们还是古今的养蛇“同行”呢!一想到这里,自然明了的亲切感便油然而生了,就这么简单。言归正传,大家跟我一同再重温以前课本里的这篇文言文吧!

文言文如下;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è)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 wǎn)、瘘(lòu)、疠(l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