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有少先队新变化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2:36:33
字数在200到300的,我不想抄太多,没位子抄了(不能是某某学校的,是全国性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少年儿童队也成立了,1953年,正式改名为中国少先队,一直至今。
如今,建队已经60年了,其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决定采访身边的人。我先问爷爷,爷爷回答道:“五十年代,我加入了少先队,那时候的少先队员在秋收时的活动最多,捡稻穗、赶麻雀,感受着收获的喜悦。六十年代早期,少先队员们教不识字的老人学文化,每天不吃食堂饭,晚上,队员们轮流值班,挨家挨户的叫“小心火烛”,帮空水缸的人家挑满水。六十年代中期,少先队员听长辈讲述解放前的中国的苦,忆苦思甜。大家听了过去的苦,都说现在好。60年代的后期,少先队开始学雷锋,做好事,全中国开展一场做好人的‘风暴’,大家争相学习。七十年代早期,撤了少先队的名称,原来的少先队员成了‘红小兵’,当时有句口号,叫‘造反有理,革命无罪’。这就是文革后期的少先队。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时期,开展了像我们爱科学等许多有意义的活动。”我又去问二姨妈:“90年代怎么样?”“90年代,我们帮老人往水缸灌水,打扫卫生。到了你们2、3岁的时候,又开始雏鹰行动。”二姨妈说。
真没想到60年内有许多不同,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少先队变化中的相同及原则是:为人民服务。

zzzzzzzzz^^^
sb^^ ^_^ ^_^ ^_^ ^_^ ^_^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少年儿童队也成立了,1953年,正式改名为中国少先队,一直至今。
如今,建队已经60年了,其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决定采访身边的人。我先问爷爷,爷爷回答道:“五十年代,我加入了少先队,那时候的少先队员在秋收时的活动最多,捡稻穗、赶麻雀,感受着收获的喜悦。六十年代早期,少先队员们教不识字的老人学文化,每天不吃食堂饭,晚上,队员们轮流值班,挨家挨户的叫“小心火烛”,帮空水缸的人家挑满水。六十年代中期,少先队员听长辈讲述解放前的中国的苦,忆苦思甜。大家听了过去的苦,都说现在好。60年代的后期,少先队开始学雷锋,做好事,全中国开展一场做好人的‘风暴’,大家争相学习。七十年代早期,撤了少先队的名称,原来的少先队员成了‘红小兵’,当时有句口号,叫‘造反有理,革命无罪’。这就是文革后期的少先队。七十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时期,开展了像我们爱科学等许多有意义的活动。”我又去问二姨妈:“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