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22:17:05
书上说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时候应将持有期间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转入投资收益。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损益类科目,期未应无余额,如果是跨年度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未应该是已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了本年利润了,无余额才对,怎么又存在处置的时候之一笔结转到投资收益呢?而且如果结转了,利润表是不是就重复记了?
急盼回答,谢谢!

并没有重复记。
其基本处理流程是先放进去,再拿出来,再放进去。

首先,这一概念说起来是还挺绕的,但理解了,就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这是由于资产负债表的负债观所决定的。会计的处理目的是为了形成会计期间的资产负债表,从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即有多少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以揭示企业的实力。这一处理基础来源于此。

其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就应当将各个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如实反映在其中,而公允价值的变动正是属于此类,所以要将各会计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以示企业的获利能力,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这一性质的损益并未真正的实现(镜中之花)。然而它确确实实是企业拥有资产的市场价值和存在的获利能力。因而从资产负债表的负债观出现,它要将各会计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情况记录于“本年利润”中的。

最后,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随着其价值的各种实现手段(如出售、对外投资、非货币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真正实现时,原来记入的失去了其“真真正正”的真实性,这时应当将其从“本年利润”中转出并转化为触手能及的真实的“投资收益”,再次放入“本年利润”。

所以,就会有你所问的问题出现。在教材中它是单篇讲述的,没有通篇贯穿,因而有点费解。在以后章节的学习过程中还会遇到此类未实现的损益的处理的,其处理的基础原理是一样的,如能理解对以后类似问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你能明白吗?

如还有疑问,可通过“hi”进一步探讨!!!

有点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