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对李恪的看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6:31:12
太宗第三子郁林王恪,我个人感觉应该是一位很优秀的人才。不过百度上大家看法不一,特此赐教

唐朝的宫廷可谓是血雨腥风,只要和权力沾上点关系,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
  李恪出身高贵,继承了两代帝王的血脉;他文武兼备,具备做帝王的才华;作为唐太宗最心爱的儿子,李恪为何威加海内却无缘皇位,命运多舛甚至含冤而终呢?
  李世民共有十四子,系皇后及九位嫔妃所生。若论这些王子的母亲,则三子李恪的母亲最尊。
  《旧唐书.太子诸子传》记载:恪母,隋炀帝女也。”《新唐书》中也记载:“(恪)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从史书的记载看,李恪身上有着隋唐两代皇族的血统,可谓是大唐最尊贵的王子。
  李恪不仅身份尊贵,且“善骑射,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旧唐书.太宗诸子传》)。《资质通鉴》所记与此相同,并综合评论说:“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可以说,李恪是唐太宗最出类拔萃的皇子。

  因为李恪的英武果断像极了父亲,所以李世民对他格外厚爱。这一点在《旧唐书》.《贞观政要》.《资质通鉴》.《唐鉴》等典籍中记载很多。李世民还有意识地对李恪加以培养教导,并封他为远地潘王,还常常对左右说:“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令早有定份,使外作藩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足见倚重之深。
  贞观十年二月乙丑日,李世民将其6位儿子在王位之外加封为各洲部督后,将他可信赖的弟弟李亢景和寄予厚望的儿子李恪.李泰留下单独谈话:“.....汝等位到潘王......当须自克励使善事日闻,勿欲纵肆情,自陷刑戮。”
  虽然如此厚爱,但是李世民并没有立李恪为太子。因为按照封建传统,君王立太子,是立嫡不立庶。
  太子被废,而唯一的嫡子九子李治性格怯弱.资质平平,少雄主大略。所以太宗欲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哥哥)的反对。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你长孙无忌是不是不把李恪当作你外甥,其实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啊,将来说不定也能像对待亲舅舅一样对待你,保护你的。这番话并没有打动长孙无忌,他的情感天平仍倾向于他的亲外甥--晋王李治。(《新唐书》记载:“帝初以晋王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固争,帝曰:“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无忌曰:“晋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位乎
  ?”帝乃止。故无忌常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