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合成的方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2:22:59
tRNA,rRNA怎么形成
简单点我只是高三学生

RNA聚合酶I催化的转录起始RNA聚合酶I催化前rRNA(40S RNA)的合成。前rRNA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有两个顺式作用元件(cis acting element),一个是跨越起始点的核心元件(core element),另一个在–100bp处有上游调控元件(upstream control element,UCE)。RNA聚合酶I催化的转录需要2种转录因子,分别称为上游结合因子(upstream binding factor,UBF)和选择性因子1(selective factor1,SL1)。SL1含有4个亚基,一个是TATA盒结合蛋白(TATA-binding protein,TBP),另3个是TBP相关因子(TBP-associated factors,TAF)。UBF与DNA结合令模板DNA发生弯曲,使相距上百bp的UCE和核心元件靠拢,接着SL1和pol I相继结合到UBF-DNA复合物上,完成起始复合物的组建,开始转录
RNA聚合酶Ⅲ催化的转录起始RNA聚合酶Ⅲ催化tRNA,5S rRNA和7S rRNA的转录,tRNA基因的转录初产物是tRNA的前体,经加工后产生多个成熟tRNA。在DNA上的调控序列位于起始转录位点的下游,称为内部启动子。有二个调控区,分别位于编码tRNA D-环和Tψ环的序列,分别称为A盒和B盒。

1.tRNA转录后加工

tRNA的转录后修饰,除了剪接加工外,还包括tRNA链上稀有碱基的形成,以及加上3'端的CCA序列。

2.rRNA的转录后加工

rRNA加工多采用自我剪接的形式。自我剪接的RNA本身形成一种特别的二级结构,称为锤头结构。锤头结构是指复合的茎环组成形态,但其中某些序列上必需是特定的碱基所占据。这种RNA结构,不需要任何蛋白质,就可以水解RNA链上某一特定位点的磷酸二酯键。也就是说,这是一种起催化作用的RNA,现称为核酶。核酶的发现,对酶学、分子生物学,进化生物学都是重要的理论更新,而且,医学上已开始利用人工设计的核酶,去消灭一些作为病原体的RNA病毒或消除一些不利于生命活动的细胞内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