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游记500字。急急急急急急!!!!!!!111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9:54:57

直以为写东西是很累人的事情,特别是写些回忆性的东西,需要有一种精神的状态和兴致,需要合适的时间,但偏偏老包有时喜欢乱侃些什么。
  老包是一个没有什么归属感的人,家,故乡这种词语对于老包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就像广州,呆了很多年也没有找到那种停留下来的感觉,虽然广州的包容性是老包驻足的理由。
  梅州是目前老包度过了小半生的地方,对于老包来说,如果故乡的概念是存在的,也许梅州算是老包的故乡。
  从小学的春游开始,老包就游历了梅州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从经典的人民公园到肃穆的阴那山,从古老的马蹄型客家民居到新绿的雁南飞茶园,梅江边,嘉应桥头都留下了老包身影,虽然不是连续的故事,但回忆的片断就像一段段美好的旋律,是人生乐章永恒的主角。
  阴那山 也许老包每次上山都有淅沥的小雨相陪,阴那山给老包留下的印象总是雨后那种清新的感觉,带着点凉,是那种丝丝的凉意,很有水墨山水的感觉,虽然印象中阴那山没有飞泻的瀑布,没有汩汩的山泉,蜿蜒的石板路,墨绿的松柏构成了印象的画面主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灵光寺则是阴那山的点睛之比,印象中,灵光寺相当的有规模,似乎在老包去过的江浙一带的名刹之上。在儿时的记忆中,菩萨似乎都是一个模样的,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倒是灵光寺前一枯一荣的柏树,让老包似乎明白了点生命的意义。
  梅江
  梅江是孕育粤东客家文化的母亲河,贯穿整个粤东客家地区。梅江的上游称之为宁江,下游则是贯穿潮汕的韩江。韩愈治水也许很多朋友都知道,韩江也因此得名,但韩江的源头——梅江,可能知道的朋友就很少了。
  从大山里走出来第一次见到梅江的时候,感觉长江也就如此吧,当然,那只是儿时的印象。若干年后,再次回到梅州,在江边的酒吧街上看江上的星星点点,向女友讲述粤东客家的风情和历史,缓缓流淌的梅江水似乎就像在做无声的诠释。
  客家民居——“半围龙屋”
  各位朋友如果有兴趣百度一下客家民居的话,看到的大都是福建莆田客家的围龙屋。在粤东客家区,主要的客家民居确实马蹄形的“半围龙屋”。这种马蹄型的客家民居正面是横向的一排横向的房子,后面房子呈半圆型围成马蹄状。通常,在正面有一口池塘。大的围龙屋正面有三至四进,即正面有纵深的三到四排房子,后面的半圆也会有相应的三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