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三大战争比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6:04:29
很急!!!!!!!

这三次战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这三战相同的地方在于:一,三战都使用了火攻这一战术,并且都是最终由火攻战结束战争;二、一般认为,这三战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当然,夷陵之战是否以少胜多是有争议的,例如《资治通鉴》就认为它是以多胜少。不过,这三战的确打得相当精彩,却是不争的事实;三、三战在进行过程中都使用了“相持”这一战术,战争拖延的时间都比较长。尤其夷陵之战,战争的双方在山川综谷间相持了一年之久,可谓旷日持久。四、这三战都是三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之战,因而其战略意义非常重大。官渡之战使曹操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使他一跃成为全国实力最强的军阀。赤壁之战确立天下三分的历史格局,使三国的走向日趋明朗。夷陵之战则最终确立了天下三分的格局,使三国成为事实。
这三战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三战爆发的时间不同。官渡之战爆发于建安五年(200),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208),而夷陵之战则迟至黄初三年(222)。二、三战爆发的政治背景不同。官渡之战是在军阀割据状态下爆发的,赤壁之战是在曹操显现统一趋势的情况下爆发的,而夷陵之战又是在三国鼎立已经大致形成的情况下爆发的。

写得最精彩的就是赤壁了`!~其它两个没有什么好吹的

第一个人的回答显然是有点小错误的 赤壁和夷陵才是火攻 官渡是袭粮
首先 之所以三国演义里称这三个是三大战争 是因为这三个战争对当时的军事格局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还有 就是三个战争都是 以寡胜多
官渡之战
确立了曹操在北部地区的地位 直接打击了当时雄踞河北四郡的袁绍 而且 当时的作战主要是步战马战 冀州 青州等地的步兵在当时都是极其强大的步兵产地(曹操的主要作战力量来自青州)
所用的战略战术在于派兵突袭了乌巢 也就是袁绍屯粮的地方 当时 如果军队没有了粮食 士气 作战力必然衰退 所以在官渡一战 袁绍败北 接下来就是十面埋伏 袁绍病死 这样整个北方 就落在了曹操手里
赤壁之战
战争的结果即保住了江东六郡八十一洲 又保全了逃亡在外的刘备
假使这场战争以曹操胜利 那么三国这段历史可能就消失掉了
过程应该很清楚 从蒋干军营会 杀掉了水兵都督 曹操可是说注定了失败
一群陆将带着一群久不训练的水兵 这个条件使得曹操很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