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阁读后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2:36:43
李乐薇写的那篇啊~~

从别的地方复制来得,自己看了改改吧!!

  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笔调清新俊逸、语言优美隽永的散文佳作,文章的标题为“我的空中楼阁”,但作者的写作重点却并不是落在“楼阁”的本身,而是侧重在描绘渲染“小屋”所在的环境的美好。从浅层次上讲,可以说这篇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但细细审读,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它又不同于其它一般的游记或写景散文,它并没有把四周的美好环境仅仅作为一种单纯的审美客体来描绘呈现,更多的却是在表现自己的主观情绪与生活感受,重点在写自己的小屋与周边环境的高度融合以及自己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生活的快乐。“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文章最后这一带有较浓议论色彩的语句,颇有卒章显志,篇末点题的意味,透露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天机”——“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分明是在提倡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演绎“天人合一”这个古老而又永恒的命题。
  为了突出人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为了充分表现人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才能真正享受到诗画般的人生意趣的大意。文中除了那座已经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的“小屋”,除了那条与外界相连的山路,除了夜晚山下的一片灯光而外,作者再也没有让任何一个人文景观落入他的笔底。其实就是那段山路与那片灯光,在作者主观审美视域内,也早已幻化成自然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这正是作者在取材上的特有用心——要始终保证文章意象的清新与纯净,始终保证文章经营的意象对读者强有力的感染。
  从谋篇布局来看,作者开篇以“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交待了小屋与山的相互关系之后,紧接着便近观远眺,仰视俯瞰,白天遥望、夜晚细品……采用移位变形,多向叠景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和不同层面进行审视挖掘,刻意于意象的经营,致力于潜意识与自我情绪的表现……让我们感到小屋,俨然已变成了“我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珍品”,已演化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于是这里的“我”已经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实在”的“我”了,而是幻化成代表整个人类的生命意象;这里的“小屋”也已经不再是这具体的小屋了,分明也幻化成人类生活环境与状态的象征。作者就是要以此“小屋”的存在与“我”的生活感受,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