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电流断路器的原理及用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5:45:26

工作原理及用途:它是由漏电检测元件---剩余电流互感器的特性来决定的。剩余电流互感器有一个环形铁心,铁芯上绕有次级线圈,原边线圈就是穿过铁芯内孔的导线。 在正常用电时,如果三相用电是平衡的,其三相电流在互感器里产生的磁场正好抵消,这时零线上是没有电流的。即使三相用电不平衡,流过三相线路的不平衡电流和零线上的电流还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剩余电流互感器原边线圈各导线相量和为零。此时铁芯中磁通和次级线圈中感压电动势均为零,当被保护电路中发生触电事故或不平衡漏电时,原边线圈中各导线电流相量之和不为零,此电流就是剩余电流。 剩余电流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在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动势,电流经放大器放大至动作电流整定值时,脱扣器动作使主开关在额定时间内切断电源,保护人身安全。

剩余电流断路器就是通过检测相线电流矢量和与中性线的电流差来实现保护动作的,灵敏度比零序保护高,
一般有两个用途,一个是防止触电(30MA)末端用。一个是防止火灾的(300~500MA的),干线用

剩余电流断路器也叫漏电断路器,主要用于断开接地短路电流,一般接地电流因为接地电阻的原因不会很大,导致断路器可能不动作,所以一些电路要配置漏电保护,所以漏电保护的测量是靠零序电流互感器,一但三相不平衡就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