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都是姓爱新觉罗的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9:32:21
亲王,郡王以及世子的女儿称为: 多罗格格和和硕格格
而亲王、郡王和世子都是姓爱新觉罗的吗?亲王和郡王有什么不同?

ls说的不对,lz问的应该是清朝的吧。

在清朝,亲王也好,郡王也好,都只是一个爵位而已,享受俸禄但没有具体的职位或者权力,这个汉唐时期的藩王完全不同。

亲王和郡王的区别就在于等级。亲王是清朝宗室男子能够获得的最高爵位,郡王是第二等。世子是亲王的继承人,属于附爵,位份等同郡王。

第一等:和硕亲王
第二等:多罗郡王、世子(亲王继承人)
第三等:多罗贝类、长子(郡王继承人)
第四等:固山贝子
...

至于一个宗室男子,被封亲王还是郡王是由皇帝决定的。

在清朝,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异姓不王。意思就是说,除了姓爱新觉罗的人以外,其他姓氏的人都不能封王。所以一般来说,亲王、郡王都姓爱新觉罗。

不过一切都有例外。第一种例外是蒙古贵族,清朝为了笼络蒙古贵族,给他们保留了从汗王、亲王、郡王到国公、台吉的爵位。所以清朝的王爵也可能是蒙古人,只不过这种王爵跟满洲皇室的王爵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第二种例外是汉族王爵。清朝能够入关得天下汉族将领吴三桂、尚可喜等人有很大的功劳,为了犒赏他们,清朝设置了四个汉族王爵。

吴三桂——平西亲王
孔有德——定南亲王(顺治年间孔有德阵亡,因其无子嗣,定南王爵撤销)
尚可喜——平南郡王
耿仲明——靖南郡王

但是,三藩之乱后,清朝为了防止再出现汉族王的叛乱,又规定了“南不封王”的策略,从此断绝了汉族人封王的途径。

第三个例外是乾隆时期的名将富察氏福康安,他由于深得乾隆的喜爱,被破格晋升为贝子,死后被追封为郡王,并且追封了福康安的父亲。这是清代满洲人异姓封王的唯一个例,而且是追封。

ps:亲王正福晋生的女儿才可以封和硕格格(郡主),郡王、世子的正福晋所生的女儿为多罗格格(县主)。亲王侧福晋生的女儿只能封为多罗格格(郡君),郡王、世子侧福晋所生的女儿封固山格格(县君)。

以下是个人见解
亲王是皇帝的亲兄弟或者叔叔,一般在皇城供职,郡王一些和亲王一样都是皇帝亲戚,也有一些外姓郡王,最大区别是郡王在外地供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某省最高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