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协奏曲其中一位作曲家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5:41:17
《梁祝》协奏曲其中一位作曲家是谁?有陈传谱这个徒弟的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两位作者是何占豪与陈钢。
何占豪老师1950年初考入浙江省文工团,1952年转入浙江越剧团,任扬琴、月琴、小提琴演奏员。195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与同学陈钢合作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此外何占豪老师还创作了大量民乐作品。
陈钢老师在上海音乐学院主修作曲,没有民族音乐方面的背景。

陈传谱老师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曲兼指挥,广东省歌舞剧院客席二胡演奏,1979年至1981年进修于上海音乐学院,随何占豪先生学习作曲。
你说的陈传谱应该是何占豪老师的学生。

何占豪、陈钢

两位作者
陈刚 何占豪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为何占豪和陈钢。
何占豪,1933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诸暨何佳山村。幼时热爱音乐,后考入浙江省文工团当演员。 195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在小提琴演奏的民族化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1959年与同学陈钢合作创作了基于越剧音调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后,从此成为中国乐坛上的著名人物之一。继《梁祝》之后,又创作了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弦乐与合唱《决不忘记过去》、交响诗《龙华塔》、《别亦难》、《草原女民兵》、《孔雀东南飞》等一大批音乐作品;其作品除了注重戏剧性、抒情性外,还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陈钢,1935年生于上海。早年,他即师从于父亲陈歌辛和匈牙利钢琴家瓦拉学习作曲和钢琴。195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他又师从于丁善德院长和苏联音乐专家阿尔扎马诺夫学习作曲与理论。1959年,他即以其与何占豪合作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蜚声中外乐坛。此后,他在七十年代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金色的炉台》、《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恩情》和八十年代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等,也都成为著名的中国小提琴音乐文献。他还创作了中国第一首竖琴协奏曲和第一首双簧管协奏曲。陈钢的作品还有交响诗,大合唱和室内乐合奏等。他的作品以浓郁的民族祖宗情调和丰富的当代作曲技巧巧妙地融合而见长。
乐曲一开始几声拨弦声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华彩旋律,好像在云端的感觉,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