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什么时候出现公交?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0:41:09
广州什么时候出现公交?

公交车是很多人日常生活必须的交通工具,而它也都述说着广州发展。

  在19世纪末的广州,市内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从日本引进的人力手拉车,直到1922年广州才创办第一家公共汽车公司。当时加拿大华侨蒋寿石从加拿大购入15辆旧货车,加上一个顶篷和两排长座椅改制而成的8座客车。而且还有一首广告歌:“搭上加拿大,快趣好世界;行路摩得多,车仔无甘快;一粒银之嘛,快搭加拿大”

  在1946年广州街头出现了这种俗称“火柴盒”的公共汽车,这种公共汽车的车厢是用木的,车身比较短。上半部的车蓬是奶黄色的,下半部的车身是深绿色的。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用木趟板隔开,车厢内设有木板硬凳,而且还是分前后门上落乘客的,车门是推拉式的木趟门,由售票员人工拉动。这种车当时都是由美、英、日、加等国家进口的杂牌车改装而成的,以木炭为发动机燃料的,所以非常容易发生故障。上海珠桥也上不了的,售票员得下车帮忙推上去的。

  在1954年,广州从匈牙利购进首批“依卡路斯”客车作为公共营运,一直到了70年代中期广州的马路上,才开始出现了一种由广州市客车装配厂出产的“铰接式”公共汽车,这种长达14.2米公共汽车,实际是由两节车厢组成的公共汽车。这种车可装载150多人,比以前的“火柴盒”多出4倍。那时两节车厢各安排一个售票员。由于车身比较长,乘客太多,所以售票员和司机有一套特殊的“暗语”沟通,例如按一下短铃声是“有乘客下车”;“两短”是“请关门”;“一长”是“车上有特殊情况或危险,司机停车”等等。但这种车由于车身过长,占地面积大,跑不快不够灵活等原因,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渐被淘汰。到了1993年广州全国率先试行公共汽车无人售票,而第一辆前门上后门下的公共汽车就是由广州客车厂生产的广州牌客车,同时广州客车厂也都到了最辉煌的时期。当时的广客的生产供不应求,买广客巴士要排队“走后门”。广客巴士曾创下月产1300辆的高产记录。

  随着广州的不断发展,在1994年6月,广州全国率先推出了空调公共汽车,广州市民从此告别了炎热的车厢,广州客车厂也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被市场经济彻底淘汰出局。虽然广州客车厂已经关闭破产,但是这些见证着广州发展的广州牌客车在我们心目中依然继续着它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