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浮游生物喜欢昼沉夜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3:15:38
从光照角度考虑

白天阳光充足,浮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海水中氧气充足,浮游生物下沉到光度最适合生长的为置。晚上,海水中氧气浓度下降,浮游生物上浮到水面进行呼吸。

可以提供个思路。
氧气,白天阳光充足,水里植物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晚上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浮出水面,否则缺氧死亡。

各类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其中引起变化最大的是昼夜垂直移动(一般白天下降,夜晚上升)。根据英国F.S.罗素提出的“最适光度假说”,浮游动物常栖息在光度对其生命活动最为合适的水层里,光度的昼夜变化促使浮游动物进行昼夜垂直移动。一般讲,上层水中的种类和数量在夜晚显著增加。除光度外,其他外界因子如温度(温跃层能阻碍一些浮游动物上升到表层)、盐度(盐跃层对河口小型浮游动物的垂直移动也有阻碍作用)、食料等,也能影响昼夜垂直移动的幅度。

因为他害怕被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