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起电属于静电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4:00:18
摩擦起电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实质上它是一种接触又分离的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所以摩擦起电属于静电。

我看不大懂这段话。首先想问下什么是静电,但没查到明确概念。静电的特点是不是一边正电,一边负电,整体平衡,但实际带电。(我自己猜的//= =)那摩擦起电就没这个特点了。

怎么理解那段话呢?我现在初三,希望大家讲明白点,谢谢。

静电不是电子的大规模定向迁移,那个是电流,而是局部电荷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局部带点现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摩擦啊,电荷吸引等等,只要有这种现象就叫静电现象。

静电的基本概念
什么叫静电: 即相对静止不动的电荷(Electro-Static),通常指因不同物体之间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在物体表面所带的正负电荷。
静电放电: 指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感应所引起的物体之间静电电荷的转移(Electro-Static-Discharge)。通常指在静电场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击穿其间介质而进行放电的现象。
静电产生的原因: 微观原因: 根据原子物理理论,电中性时物质处于电平衡状态。由于不同物质原子的接触产生电子的得失,使物质失去电平衡,产生静电现象。
宏观原因: 1.物体间摩擦生热,激发电子转移;
2.物体间的接触和分离产生电子转移;
3.电磁感应造成物体表面电荷的不平衡分布;
4.摩擦和电磁感应的综合效应

正电其实就是原子内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比核外电子多,这个原子就带正电
负电其实就是原子内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比核外电子少,这个原子就带负电
摩擦起电只是电子的转移,摩擦只是使电子很好的转移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静电就是互成平衡但不流动(好理解所以这么说)的电,用导体导通两极产生暂时电流的(就是静电放电)。比如摩擦头发,正负电荷转移,把手再放头发上,出现吸引,接触,放电,大概就是这么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