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三国时代北方游牧民族是什么情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4:20:35
谁能告诉我三国时代北方游牧民族是什么情况?好像在晋统一前都没有北方的消息。他们为什么没趁中原混乱时趁火打劫?

从历史上可以看出几个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
1.大致上分居三地:今天的新疆地区(一般从河西走廊进入关西平原及中原地区)、今东北地区(沿锦州、山海关、北京进入中原地区)、今蒙古高原(路线较多,一般是走太原)
2.草原的统一往往经过长时间的战争(以成吉思汗为例,从18岁计、称成吉思汗时已经是44岁,经过了26年了)
3.草原的统一往往会在一个伟大的领袖死亡以后很快进入分裂,为了挽救危机、缓解内部矛盾草原的政治家经常实行汉化政策。

以这几个特点来分析三国时期。
首先,三国时期为220年~280年,只是60年时间。对于草原的统一来说,时间有些短暂,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中原的统治者,先是曹氏家族后是司马家族,都是名垂青史的人物,自然不会坐视草原势力的崛起。
另外,以184年开始计、至官渡之战199年,是汉末中原混战时期,曹操迅速平定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了屯田,很快恢复了北方的经济。同时出兵东北,打击了乌桓。
第三,从五胡乱华的历史来看,北方的游牧民族可以说是一直在三国时期一直没有出现统一草原的人物。

还有几点要说明,为什么游牧民族在后来能够最终入主中原?
1.隋唐以后,门阀政治在科举制的冲击下瓦解,有利于和平时期的政治稳定,但是国家败亡时却难以形成新的核心,极易被游牧民族在权利中空期接管。
2.游牧民族不断推行汉化政策,解决了内部的分裂倾向。
3.中原地区重文轻武的后果。

在汉年代,人性还没被儒家给阉割过,普遍还是很好战的,不像宋以后的汉人。再者“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有诸侯对待少数名族的态度都是统一的,能拉就拉不能拉就打。再者匈奴内部也不是很团结,乌桓的话开始就被公孙瓒欺负,南蛮被诸葛亮打过,孙家父子把山越打服成征兵所了。

当时在北方的少数民族比较强势的应该只是乌桓和南匈奴,前者被曹操打的一败涂地,无力还手,后者一直跟中原汉族和平往来,至于西方的羌族在蜀魏的战争中就是墙头草,谁占优势了就跟谁,南方的南蛮和百越,前者被诸葛亮收了,后者被孙吴平定了。
至于趁火打劫嘛,曹操再北方实行的军屯田制,就有效的遏制住了他们的野心,打仗基本都是以逸待劳。

南匈奴不是不想,关键是打不过,镇守北方的是谁?是曹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