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产生于哪里?终结于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1:54:02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过程,也就是说都有一个产生到死亡演变。哲学产生于哪里?终结于谁呢?

哲学脱胎于神化、宗教的世界观,是人理性思维成长的结果。人的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哲学是人理性地思考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论表达。哲学的具体的形态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哲学的终结只能是某种具体哲学的终结,但作为人追问人生意义和宇宙奥秘的思想活动,将伴随人类的历史始终。

形而上学的本意是"物学之后".物学研究客观事物的基本原理,如实体,性质,关系等等.在此基础上人类又提出疑问:实体是什么?在范畴的划分基础上,人的思想才能深入思考与客观相联但又不是同一世界的"存在"的本质,进而研究那原理的原理.这便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思想.
形而上学真实的反映了人类认识的作用与拓展过程.形而上学研究"存在",但归根到底仍是关于人的问题,因为这"存在"绝不仅仅是指客观事物的抽象化概念,它在本质上更是认识世界中的一个符号,是逻辑思维得以系统化的一个纽带.

很多看似普通的判断都有可能包涵我们未能意识到的问题,对一事物所形成的认识也可能由于经年累月而认为理所当然.形而上学在一定阶段上也反思在人的认识中被当作理所当然从而在命题中未被表述的预设.研究预设的确立根源便是揭示认识方法所形成的过程.由此,尽管对一事物的认识还是那个认识,但却证明了为何能形成如此认识,又或者预设所包涵的证明是不充分的,则那种认识将遭到批判.

由此可见,形而上学是不能被主观地抛弃的.在人类的认识发展过程,甚至在一个人的思想完善过程中,都必然地存在着形而上的思想.形而上学所暴露出的问题其实正是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批判形而上学并非意味着否定一种学术,而是在肯定它的基础上修正认识的方法.因为,形而上学正是人的自我认识过程的表现形式.

形而上学在当下所遭受到的危机并非是学术的危机,而是人的自我认识的危机.因为,认识以往对一切事物所追求的确定性统一性的标准被前所未有的批判了.迄今为止,我们与其说一个事物的本质在于"存在",到不如说其本质更取决于"过程"--一种不间断的事件之流.也就是说,认识不满足于说"它是什么",而是要弄明白"它如何成为如此的,且将来会是怎样的".这样的转变充分体现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