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禅师是大乘还是小乘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4:20:49
每回读到他的书内心非常清凉

一行禅师生于1926年的越南中部。1942年,也就是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他出家当了一名禅宗和尚。越美战争爆发后,他是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团主席,他和他的很多出家同修,放弃了与世无争的寺院清修生活,积极地投身到救助战争受害者的活动中去。与此同时,他们公开表达了他们渴和平的愿望。在此期间,他创立了青年社会服务学校、梵行佛教大学(Van Hanh Buddhist University)以及Tiep Hien(越南语,互即互入的意思)团体。1966年,他应和平联谊会(the Fellowship of Reconciliation)的邀请访问美国,向美国人民讲述了沉默的越南下层人民在战争中所受的痛苦以及他们的和平愿望。在此期间,他曾与数百个团体组织和个人进行了会晤,其中包括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McNamara),小马丁.路德.金博士( Dr. Martin Luther King, Jr),托马斯.默顿(Thomas Merton)等著名人士。在欧洲,他还会见了教皇保罗六世(Pope Paul VI)。后来他定居法国,并在那儿建立了一个小小的禅修者活动团体--梅村。
  战争结束后,一行禅师和他的巴黎越南佛教和平代表团的同仁们,想方设法通过合法途径,把救济金送到饥饿的越南儿童手中,但是没有成功。第二年,代表团又到达马来西来和新加坡,试图为骚乱的暹罗海湾的船民们寻救安全保护,但是他们的努力遭到各国政府的反对。由于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去,一行禅师开始了一段时间的静修生活。在长达五年多的时间里,一行禅师一直呆在梅村--他法国的隐居地,从事坐禅、写作、园艺工作,以及偶尔见见来访者。1982年,他应邀参加了在纽约召开的「尊重生命联合会」(the Reverence for Life Conference),在会议期间,他发现美国人对于禅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他便着手在美国组建禅修活动中心,并指导美国的禅修学生进行禅修。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一行禅师在欧洲和北美组建了许多「正念静修中心」,为佛教界人士、艺术家、心理医生、环保主义者和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从而使佛教在西方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一行禅师也因此倍受人们的关注。
  1967年,一行禅师被小马丁.路德.金( Dr. Martin Luther King, Jr)提名诺贝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