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虎是什么样的民俗艺人行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6:58:16
2009.10.9的山东卫视播出“中华达人”,其中有一群老人边舞边唱,主持称是“哈拉虎”活动。想详细了解一下,具体是什么的一种民间艺人行为。

哈拉虎又称牛骨子戏,是由一菅姓举人于明朝永乐六年,即公元1409年传入流坡坞前菅村的。哈拉虎的伴奏乐器多为牛骨制成,骨头上拴几个铃铛,铃铛响的同时还敲击骨头响。另外还有一件伴奏乐器是用粗大木棍制成,刻制成形似棒槌的头粗尾细的模样,然后从粗大的部位挖出六个空格,中间穿嵌铜钱,摇动时铜钱击打木棒发出哈拉哈拉的响声,故称作哈拉虎,也叫牛骨子戏。演唱哈拉虎的演员多是丑角,语言动作滑稽幽默。演出时演员少则两人,多则十几人、几十人不限,化妆道具简洁随意。演唱内容以民间传说为主,现在流传至今的有《馋大嫂》、《馋老婆吃狗》、《大实话》、以及即兴表演《见啥唱啥》等传统剧目。哈拉虎的对白唱腔通俗易懂,有较强的叙述性和诙谐性、讽刺性,表演时让观众在笑声中得到启迪,故而深受群众喜爱。

一种用木头木板制成,当中凿成6个格,每格中间镶6个铜钱,摇动时,铜钱及木头发出哈拉哈拉的响声

阳信县流坡坞镇前菅村的民间艺术“哈拉虎”,也叫“哈拉头”、“牛骨戏”等,以手拿的伴奏乐器而得名,演唱所持乐器有两种,一种用木头木板制成,当中凿成6个格,每格中间镶6个铜钱,摇动时,铜钱及木头发出哈拉哈拉的响声,故称“哈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