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楞伽经中关于阿罗汉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5:14:00
声闻、辟支佛,若离一切诸过熏习,得证法无我,尔时离于诸过,三昧无漏,醉法觉已,修行出世间无漏界中一切功德,修行已,得不可思议自在法身。(大正16,540a8~20) 依《入楞伽经》之说法,二乘的涅盘其实是禅定而已,是醉三昧酒,在禅定中以为是生死以尽得无漏,等禅定腿了,酒醒了才知道修习出世间一切无漏界中的一切功德,的不可思议自在法身.
说二乘人的涅盘并非真实涅盘

阿罗汉是四果圣人,已经解除一切的烦恼,脱离了轮回。
  就解脱的境界来看,阿罗汉与佛陀是一致的,因此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中,佛陀的十个功德中,就包含了阿罗汉。
  佛陀的十项功德:彼世尊亦即是阿罗汉,等正觉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阿罗汉具有五项特质:(1)远离故,(2)破贼故,(3)破辐故,(4)应受资
  具等故,(5)无秘密之恶故。
  (1)他已经远离一切烦恼,即是说对烦恼已经站得很远了,已
  由于道而完全断了一切烦恼和习气,所以说‘远离故’为阿罗汉。
  (2)以道而破诸烦恼之贼,所以说‘破贼故’为阿罗汉。
  (3)以无明与有爱作成的毂,由福行等所成的辐,老与死的辋,贯以诸漏集成的轴,连接于三有的车的这个无始以来展转轮回的车轮,世尊于菩提树下,以精进的两足,站在戒的地上,以信的手,执业尽智的斧,破一切辐,所以说‘破辐故’为阿罗汉。或者轮回的轮是说无始以来的轮回流转,因为无明是根本故为毂,老死是最后故为辋,其余十法是以无明为根本,以老死为周边故为辐。
  (4)因为他是最胜应供的人,所以才值得领受衣服等资具及其他的供养。故世尊现世时,任何有权威的天人都不愿在他处作供养的。即如梵天娑婆主曾以量如须弥山的宝环供养世尊,又如频毗娑罗王、侨萨罗王等的天与人也尽力供养。甚至对于般涅盘之后的世尊。如阿育大王曾费了九十六俱胝(九万万六千万)的财产,于全阎浮洲造了八万四千的塔寺,其他的供养更不必说了。
  所以说‘值得受资具等故’为阿罗汉。
  (5)犹如世间上自以为智的愚者,深怕不名誉而秘密行恶,但阿罗汉决不会做这样的事,所以说‘不密行恶故’为阿罗汉。

  如果说阿罗汉的涅盘并非真实的涅盘,那是谤法,诽谤圣人,这样的恶报是非常严重的。

我们凡夫自己的知见都是不可信的,起码要断我见,我执,证得阿罗汉,才能信自己的知见。

现代众生,或者往生到极乐世界,境界如同八地菩萨,那就殊胜了。

《四十二章经》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