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目.初一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6:29:56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大家出发了,洞里留下了少数几个上了年岁的人.从动作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留下来,并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小孩,而更重要的是看管火种.
材料二 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的古代传说,正式这一历史阶段人工取火的反映.
材料三 “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和动物界分开。”——格恩斯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的原始居民可能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
材料二反映的“这一历史阶段”最早始于什么原始居民时期?
从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作用方面,谈谈你对恩格斯这段话的理解。
.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1.文中的圣人是谁
2.我国最早的房屋有哪些结构?
3.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
你认为有关炎、皇帝时期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科学?

是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大约70-20万年
最早始于北京人
生存作用:驱逐野兽,使原始人受野兽袭击的可能大大减少,野兽从此不再能对人类有毁灭性的威胁;有火即可以加热食物,食品卫生水平的提高减少了传染病从兽到人传染的可能性,而食品质量的上升又促进了人类的体质,使其对抗自然的能力大大上升。
进化作用:有火即可以制作陶器,有陶器即可以储存劳动产物,有积蓄即有财产,财富出现必然导致阶级及早期政治组织形态的出现;同时,劳动产物的大量储存也是人类大规模繁衍及扩张的物质前提。

1.这里的“圣人”应该不是特指,而是对有才华,对人类生产生活做出杰出贡献者的统称。
2.圆桩、方桩、板桩、梁、柱、木板等木构件
3 结束了长期迁移、颠簸流离的生活,安定下来使人类有更多时间进行生产劳动,为种族繁衍、农牧业生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聚居数量的增多,促进了同氏族的联盟团结,为集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定居下来的种族容易受到异族的入侵掠夺,在战争过程中俘虏奴隶,客观地促进了生产经验的交流,发展了生产力。

定居的人类改造了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驯化了一些牲畜,如马狗等。使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地位逐渐凸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