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中有哪些知识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7:55:25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背景。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被迫辍学随父亲放鸭。
“竟”“忽然”,表明变故出人意料。“一落千丈”突出变化之大。
第二部分(第2段到27段):写杜小康父子俩到达目的地后,在芦荡中安了新家,开始了放
鸭生活。
第二部分第一层(第2段到19段):父子俩到达目的地前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通过环
境描写和鸭们的表现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孤寂、恐惧、好奇。
第2段: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杜小康对家和往日生活的留恋。
第3段:“沉着脸”“撑”“赶”,这些神情、动作描写体现了父亲无可奈何的心情。
第4段:描写细致、入微,有鸭群全景,也有每只鸭子的分镜头。以“扇面”比喻水流的
形状,准确形象。水流急促有力的节奏正如人物内心的激流,无法平静。“均匀的、永恒的水声”则衬托出父子俩的孤独、寂寞。
第5段: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只有不停地前行,才能坚定自己的决心。
第6-7段:用“后退”写“前进”,写出了他们对家乡的留恋。
第8段:“慢慢停下”照应前面“不停地撑着船”,他们现在已没有退路,只能安心放
鸭了。
第9段:两个“陌生”说明父子俩已远离了熟悉的家乡和亲人,即将开始一种全新的生
活。
第10段:鸭的无忧无虑反衬出父子俩的茫然无助。
第11段:两个问句,既写出了杜小康对未来的忧虑,也写出了他对未来的好奇。这充分
体现了孩子的心理。
第12段:景物描写,渲染孤独、寂寞之情。
第15段:“唯一”,再次强调环境的荒凉、空旷。鸭的心理和动作,其实也是杜小康的
心理的反映。
第17段:心理描写表现了杜小康对家乡的思念,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写他想听牛叫或
狗吠,更符合小孩的心理。
第18段:“终于”写出了杜小康一天所经历的孤独、寂寞与恐惧。
第二部分第二层(第20段到28段):父子俩在芦荡中“安家落户”,开始了放鸭生活。
第21段:用“浪潮”“大山”两个比喻,写出了芦荡的宽广和荒凉,生动地表现了陌
生的环境带给杜小康的压抑、沉重的心理。
第22段:巧用反义词“镇静”与“慌张”,准确写出了父亲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