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高二文科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6:13:43
1.下列关于董仲舒新儒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融合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和佛家思想
B主张加强集权的同时也限制君权膨胀

2.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A)
1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2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4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 123
B 134

第一题,不正确是A,董仲舒是西汉人,那时佛教在中原的影响力不大,刚刚传入而已,董仲舒怎么可能融合佛家思想呢。融合佛教思想是在魏晋南北朝。
第二题,不能体现自然经济的鼎盛,此时的自然经济任然在发展阶段。

都是B。第一个,董氏强调君权神授,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并无要限制君权膨胀之意。与其思想本质不符。第二个,小2的表达论述就有是错的,中国古代的自由思想怎么可能在西汉就完全终结?!而是一直有所发展,流传下去,影响至今。

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董仲舒为西汉人如何去融合佛家思想?

第一题是A,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不可能融合黄老、法家思想,此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
第二题是B,古代学术思想不可能在西汉时终结,而是一直在发展,尤其在两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1佛家思想在汉明帝时才传入中国,董仲舒是汉武帝时人,如何知道

2自然经济鼎盛根本没有表现。

第一题是A,董氏强调君权神授,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并无要限制君权膨胀之意。与其思想本质不符。
第二题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