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正经互为表里,为什么厥阴对少阳,少阴对太阳,太阴对阳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1:07:35
请问关于十二正经互为表里。关于脏腑的对应关系我是理解了。可是经络前面关于阴阳的对应关系怎么也理解不了。为什么厥阴要对少阳,少阴对太阳,太阴对阳明。这样一个关系是怎么来的?

如果按照运气学说,厥阴、少阴、太阴分别是一阴二阴三阴,少阳、阳明、太阳分别是一阳二阳三阳,为什么不是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的关系。而要打乱对应。

阳明和太阳哪个阳气更盛,二者怎么转化的。在网上看到有两句话:第一句:人以为表里,由太阳至厥阴,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冬至后甲子日阳气初起,气旺于表里之间少阳部。居四爻。复甲子,阳气旺,行至表之阳明,复甲子,阳气最旺,行表之最外太阳。说气从阳明到太阳。
第二句:阴脉之外出者,变化方向是由“太”而“少”以至于“厥”(交尽),是按照太阴→少阴→厥阴的次序流注的,而阳脉之流入者则相反,是由“少”而“太”反至于“明”(合明),是按照少阳→太阳→阳明的次序流注的。说的是气从太阳到阳明。

这两种说法明显是相反的,哪一种正确?

PS:本人不是医学专业出身,对中医纯属兴趣,请进来的朋友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上面的几个问题,多谢。
我的问题不是脏腑的对应关系,而是为什么不动程度的阴和阳要如标题般对应。

我也不是专业的,但你的理解有点偏差。谁对谁不是那个意思。你知道一天是有十二个时辰的吧,在每个时辰中都有一条经脉循行最旺盛的,到下个时辰再转入下个经脉,子时为阴极而阳,午时则相反。哎,手机打字好费力啊改天去网吧打。

像这种问题给一千分都太少。

你的问题尽在脏象学说中,是表里关系,病传变关系,气血运行途径。是规律。详读脏象学说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