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孟子的古今中外专家、研究机构有哪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1:31:43

二十世纪中外学术界关於孟子学的研究,可以大别为两种研究进路:一是哲学/观念史的进路,一是历史学/思想史的进路。我们依序讨论这两种研究进路及其方法论问题。
第一种研究进路将《孟子》视为与社会、政治、经济变迁无关的哲学文献,并有意无意间假定孟子思想体系内各个观念或概念具有某种自主性,在这个假设上解剖孟子学中的重要概念。采取这种研究进路的学者,都是哲学家或以概念分析为主的思想史家。1930年代的李查兹(Ivor Armstrong Richards,1893-1979),[14]战后港台新儒家唐君毅(1908-1978)、徐复观(1902-1982)、牟宗三(1905-1995),[15]以及李明辉、[16] 信广来等人,[17] 均采取这种研究进路,可称为「内在研究进路」。
第二种研究进路常将孟子及其思想放在历史或文化史脉络中加以考虑,尤其注意分析孟子学在思想史中之浮沉变化,这种研究进路勉强可以称为「外在研究法」,所注重的是在历史文化脉络中解读孟子学的内涵。徐复观、[21]近藤正则[22] 和黄俊杰[23]接近於这种研究进路。

大陆出版之孟子研究书目(1990-2006)

丁冠之编:《孟子研究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山东邹城市孟子学术研究会编:《孟学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王生平:《旷世大儒:孟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王成儒:《孟子之谜》(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王其俊:《亚圣智慧——孟子新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王其俊:《孟子解读》(济南:泰山出版社,2004)。
王轩编:《孟子家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王泽宣:《孟子的论辩艺术》(济南:济南出版社,1996)。
王耀辉:《孟子正道》(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弗朗索瓦(Francois Jullien,)著,宋刚译:《道德奠基:孟子与启蒙哲人的对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曲春礼:《孟子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江文思(James Behuniak Jr.)、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