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道家不以苦乐伤其身的苦乐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1:48:10

苦乐不入于心,这是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苦乐,也是道家的人生态度,庄子是其典型代表。庄子对俗之所乐态度是:俗之所乐正是人之痛苦所在。世人只关注形体的享受,庄子则视精神的恬适、心灵的放达为人的快乐、幸福之真谛。在庄子看来,一味追求感官形体的享受,只会导致人性的丧失,庄子认为,世人的最大悲剧在于把虚假的福乐看成是真实的福乐,从而盲目追求,这是多么的可悲可哀啊!
为此,庄子提出只有“无为”才是最大的快乐。就如“无为”并非绝对的无所作为 ,庄子抛出一个“无乐”的概念 ,认为“至乐无乐”,“无乐”亦非绝对的无所快乐,而是有别于形体、伦常之乐的心灵之乐和精神之乐。在庄子的心目中,人之形体和伦常之乐,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限的,这些形体的欢乐和忧愁根本就算不上真正的欢乐,也非真正的忧愁,这样的苦乐应“不入于心”。庄子的这种态度虽稍嫌消极,但却不失为一种重要而高明的人生艺术。当个人道受困厄、身处逆境之时,这样一种态度有助于解除烦恼,保持心理平衡,而不致陷入苦恼不能自拔 。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 、矛盾复杂的环境中,这种修养尤其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