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紫光阁和紫禁城,从明清到现在,哪个是我国的政治权利中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1:20:00

你找个问题不好回答,首先,两者的关系没有类比性

紫光阁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是明武宗朱厚燳跑马箭射之地,到了清代同治、光绪时,曾一度做为皇帝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建国后,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重修紫光阁做为我政府领导人接见外宾的场所。

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建国后作为历史文物古迹保存了下来,成为了集观赏收藏与一身的故宫博物院。

两者一个是接见外交使节的场所,一个是古代帝王的寝宫,后来的博物馆,都算不上我国的政治权利中心。

第二,政治权利中心这个词本来就是一个很抽象的词,只有相对而言,没有绝对而言,就好像你问别人地球上这么多城市,哪个是世界文化中心?肯定没有答案。

北京可以说是明清以来的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因为明清都定都在这里,后来成为了我国的首都。但是在北京里还要分出来那里是政治权利中心,这个说法有点太牵强了。非要说或许对于明清,故宫中的“太和殿”算得上,因为那里是每天朝会的地方,做出了很多重要决定。

对于今天,中南海作为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场所显然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你说的”紫光阁“”紫禁城“一个相当于外宾接待处,一个是个抽象的名字,涵盖了整个故宫和北京内城,范围太大,都算不上。

紫光阁位于中海西侧,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初为明武宗朱厚燳跑马箭射之地,名曰平台。“台高数丈中作团顶小殿,用黄瓦,左右各四楹,接栋稍下,瓦皆碧。南北垂接斜廊,悬级而降,面若城壁……”。后来废台建阁,到崇祯时面貌已大不一样,“阁甚高敞,树阴池影,葱翠万状,一佳景也。”以上记载可参见高士奇的《金鳌退食笔记》。
到了清朝,紫光阁做为皇帝殿试武进士和检阅侍卫大臣较射之所。从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后,每年十月十八日左右,皇帝在紫光阁前考试武进士马步箭、弓、刀、石科目。并由皇帝钦定一甲三人,二甲五人,三甲前列十人的人选。入选者,择其优秀充当御前侍卫。康熙帝曾留有紫光阁阅射诗一首,中有“队引花间入,镳分柳外催”之句。
清高宗乾隆时期,西征南讨,国运达到巅峰。紫光阁的地位就更为重要,达到了它的显赫时期。乾隆自诩的“十全武功”便与紫光阁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十全武功”,即是两次平定准噶尔、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