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1:16:39

只说一句得人心者得天下 而天下有能者居之

工读学校教师教育管理能力之我见
梁 尚 峰

一、前言
工读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具有心理和行为偏常的中学生所构成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一些问题行为。作为学校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的本体功能,使他们能够成为一群身心健康、品质上无重大缺陷的人,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合格的工读学校的教师起码应具备以下能力。
二、教育能力
1、熟悉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 大量事实证明,只有专业知识,并不能当好一个工读教师。有的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可说达到"精通"的程度,但教育教学的效果并不好,学生意见很大,原因何在?不懂教育科学、不能掌握教育规律可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熟悉教育科学并能运用于教育实践是当今教师的基本素质,作为面对特殊教育的工读学校教师就更不能例外了。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的传输工具,教师的语言应该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抑扬顿挫,并讲究语法修饰,最好能使用普通话,这样充满着感染力和号召力的语言,对学生的态度改变和接受教育的作用非常重大。大量的事实说明,同样的教育要求,怎么说或谁来说?对学生产生地影响差异很大。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含糊不清、词汇贫乏、语调平淡、方言太重、"口头禅"不离口,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有时可能学生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使学生产生厌恶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3、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 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教师都在告诉学生怎么做人,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对工读学校的学生,首要解决的就是做人问题,不仅如此,教育的本身还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以自己的行动作为学生的表率。反之,不仅影响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而且会让学生怀疑起你言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4、深谙德育规律,讲究教育艺术, 因材施起,选准突破口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根据品德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知、情、行、意,针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