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焕《凉州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4:16:56
王之焕的《凉州词》后两句以“何须怨”为核心,表达了哪三种情感?本诗的“孤”字含义颇多,大体也有三重解释,哪三种?

三种情感:萧索感、荒凉感和思乡之情感。

“孤”字大体的三重解释:景致萧索;地处荒凉;还有驻守者心理上的孤单。

‘孤城’ 因其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 “ 孤城 ” 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 “ 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 “ 孤城 ” ,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 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 “ 愁杀行客见 ” 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 “ 怨杨柳 ” 。 “ 怨 ” 甚么呢?从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有助于加深对这个 “ 怨 ” 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 “ 孤城 ” 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

第一种:劝将士不要伤心2:对朝廷的不满3:感慨将士们的遭遇 第一种是:空旷 第二种:孤独 第三种:凄苦

三种情感:萧索感、荒凉感和思乡之情感.还表现了守卫边疆的战士们凄怨而悲壮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 “ 孤城 ” 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

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的赞美之情 “孤”指孤单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