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在古文中的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9:39:20
要详细的.

私[sī]在古文中的意思:
①<名词>个人;私人。
如:《论积贮疏》:“公私之积,犹可哀痛。”
②<名词>私利。
如:《荆轲刺秦王》:“丹不忍心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③<动词>偏爱;偏私。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动词>私人占有。
如:《诗经?七月》:“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⑤<副词>私下;秘密;暗中。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燕王私握臣手。”
⑥<动词>私通;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如:《聊斋志异?狐谐》:“夜有奔女,颜色颇丽,万悦而私之。”

私1 〔sī ㄙ〕
〔《广韵》息夷切,平脂,心。〕
“ 厶1 ”的今字。
1.与“公”相对。私情,私心;属于个人的。《书·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孔 传:“从政以公平灭私情,则民其信归之。”《韩非子·大体》:“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2.谓占为己有;利己。《诗·豳风·七月》:“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毛 传:“大兽公之,小兽私之。” 孔颖达 疏:“我在军之士,私取小豵,献大豜於公。” 清 王韬 《瓮牖馀谈·南楚双忠传》:“君慷慨诺之,率众往攻,复其城,所得辎重,悉以充饷,君无私焉。”3.私自;单独地。《论语·乡党》:“私觌,愉愉如也。” 刘宝楠 正义:“私觌,为以私礼见者……此则臣於君行礼,非公家之事,故称私也。”《吕氏春秋·孝行》:“身者,非其私有也。” 高诱 注:“私,犹独。”《汉书·匈奴传上》:“乃丞相私与太子争鬭。”4.用作自己的谦称。《晋书·荀勗传》:“若欲省官,私谓九寺可并於尚书,兰台宜省付三府。”5.偏爱;宠爱。《仪礼·燕礼》:“对曰:‘寡君,君之私也。’” 郑玄 注:“私谓独有恩厚也。”《楚辞·离骚》:“皇天无私阿兮。” 王逸 注:“窃爱为私。”《战国策·齐策一》:“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病隔君臣议,惭纡德泽私。”6.暗中,不公开。《左传·宣公十六年》:“冬, 晋侯 使 士会 平王室, 定王 享之。 原襄公 相礼。肴烝。 武季 私问其故。”《史记·项羽本纪》:“ 张良 是时从 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