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上讲,是先有物质后又意识,但实际工作中是先有思想计划后有行动,这是否矛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6:57:49

每一种定义,结论,都应该有一个描述的角度、限定的条件或者评判的标准,否则这句话就不严谨;两句不严谨的话放在一起,就很有可能是相互矛盾的。

从物质和意识发源的角度出发,以时间作为标准的话,当然是现有物质后有意识。没有意识的基础——生命物质,意识当然无从谈起。

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角度出发,以能否解决矛盾作为标准,当然是先有思想计划再有行动,更有利于矛盾的解决。原因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意识能够较高层次得反映客观事实。观察以往的客观现象可以从中总结归纳出经验教训,从而提取有利于解决矛盾的因素,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种运用,理所当然得比盲目得以随机的方式处理矛盾,更能到到我们工作的目的

正因为“从……角度出发”“以……作为标准”这些前提的不同,所以物质和意识的先后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表面上也是前后不符,相互抵触的。
但是,这又是完全符合客观现实的。
世界的多样型,不但在于不同物质运行规律的多样性,还在于同样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运行规律的多样性,物质先还是意识先,在不同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你对于工作的计划只是你对于物质工作的一个反应罢了,如果物质的工作不存在,你就不会去对这个工作有什么想法。思想计划后有行动,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物质是意识的来源,意识由要回到物质世界中去指导实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世界观。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是需要有物质基础!

不矛盾。实际工作中的思想也是有物质基础的。所以还是先有物质后又意识。

你的思想计划来自于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