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高等植物才有胞间连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5:12:28
低等植物没有吗?!不需要吗?

一些藻类与真菌也是有的,大多见于高等植物,这类是属于进化出胞间原生质交流的途径通道的生物进化,物种间的差异也大,多为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一个特点,详细看以下资料。

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
植物细胞壁中小的开口,相邻细胞的细胞膜伸入孔中,彼此相连,两个细胞的滑面形内质网也彼此相连,构成胞间连丝。在电子显微镜下见到的胞间连丝似乎是一个狭窄的、直径约30~60nm的圆柱形细胞质通道穿过相邻的细胞壁。胞间连丝中有连丝微管(desmotubule)通过,它是由两个细胞的光面内质网衍生而来。胞间连丝不仅使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膜、细胞质、内质网交融在一起, 而且也是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和传递刺激的重要渠道。电镜下胞间连丝的正面观
贯穿两个相邻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并连接两个细胞的原生质细丝。胞间连丝的存在使细胞之间保持了生理上的有机联系,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是植物物质运输、信息传导的特有结构。早在1879年由坦戈尔在马钱子胚乳细胞间发现。胞间连丝多见于高等植物,某些藻类以及真菌亦有存在,较多地出现在纹孔的位置上。植物体的各个细胞正是通过胞间连丝,彼此相互联系形成统一整体的。但某些成熟细胞之间有时并不存在这种结构,如蚕豆、洋葱气孔保卫细胞之间的壁上就没有。在同一细胞的不同部分的壁上,胞间连丝出现的数目常有不同。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一般需经膨胀和染色处理才能看到。只有少数植物,如马钱子、海枣、柿子和欧洲七叶树种子的胚乳和子叶细胞标本,可不经处理,直接看到胞间连丝,故常被选作观察实验的好材料。
胞间连丝与动物细胞的间隙连接有许多相同之处。正常情况下它允许1000道尔顿以下的分子渗透,也能让离子自由通过。它的活性同样受Ca2+离子浓度的调节等,因此具有植物信号传导的作用。与间隙连接不同的是,胞间连丝的孔能够扩张,允许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和RNA分子通过。
胞间连丝(plasmodesma)贯穿两个相邻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并连接两个原生质体的胞质丝。它们使相邻细胞的原生质连通,是植物物质运输、信息传导的特有结构这一结构由E.坦格尔于1879年首先在马钱子胚乳细胞间发现。1882年由德国植物学家、细胞学家E.A.施特拉斯布格命名为“胞间连丝”.
胞间连丝见于所有的高等植物、某些低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