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在叙事上的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9 05:42:05
详细点啊~ 拜托了!

  《隆中对》在叙事上的特点:

  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1、正面描写:

  ①诸葛亮隐居

  ②不凡抱负非凡才能

  2、侧面描写:

  ①徐庶向刘备推荐

  ②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


  • 拓展: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


  作者简介: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西晋史学家,“二十四史”中《三国志》的作者。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

  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并《三国志》。历经10年艰辛,陈寿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三国史,书中有440名三国历史人物的传记,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先介绍了诸葛亮的为人,才能,和谁是好朋友。让我们对这个有才能的人产生了兴趣。

后面又了了徐庶的话,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这是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才有了后面的三顾茅庐。

后来诸葛亮的隆中对,让我们知道他自比有管仲、乐毅之能,不是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