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3:55:16

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四、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五、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根据马克思的说法,近代史,现代史等历史阶段的划分应是以该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为标准,1840年以前中国是封建社会,1840年以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所以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等国签订了《向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具体来说:
1.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战前,中国政治上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战后,割让香港等条款破坏了中围的领土及领海主权;“领事裁判权”制度,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小国的关税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为列强广泛地掠夺中国提供了方便。这样,中国就从一个独立的主权园家开始沦为一个遭受外因侵略者奴役的半殖民地国家。

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战前,中国经济上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有力地排斥着外国的商品侵略。战后,废除“公行”制度,增加通商口岸,丧失关税主权,外国的廉价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 这种商品“重炮”,逐渐摧毁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使中国日 益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3.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社会基本上只有两大对立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