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还是学校教育,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2:30:28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家庭养成还是学校教育,为什么

我方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第一、学校教育指的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如家教、托儿所、幼儿园、古代私塾等都是学校教育范畴。而家庭教育指的是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等,对孩子的熏染、影响和教导。由此比较家庭教育便有了三大优势:
  ①从教育目的比较,学校教育有着科学性,清晰、明确、全面且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而家庭教育由于有着血缘关系,所以其教育目的就带有主观随意性。
  ②从系统比较,学校教育有着自己独立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财政拨款等,因此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系统,能使教育有稳定性和连续性。而家庭教育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③从组织比较,学校教育有着极强的组织性,这也是家庭教育所无法做到。
  第二、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家庭的环境再好,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体会到的东西,比家庭这个单纯的环境要全面丰富。而且,学校在孩子走入社会以前就是一个小社会,孩子的各项能力如何,只有在走入社会才能得到真正的检验,孩子的能力、集体意识,离开学校这个环境,比较难得到很好的发展和考验。
  第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比较其范围更广,在学校中我们可以认识很多的不相识的同龄人,并且要学会如何与其交往,因此在学校中我们的交际能力便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可是在家庭中,我们面对的都是熟悉的人,我们的交际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很有可能会变得孤僻。
  综上所述,因此我方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主要是靠家庭教育,中国有句老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家庭教育相当于上梁,这个上梁如果不是正的的话,学校教育这个下梁也就没有正的机会了。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素质高的父母,他们的孩子素质一般低不到哪去,同样的,素质不高的父母,他们的孩子素质也不会高到哪去。
再有就是,素质绝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能力,咱们的学校教育一般都是填鸭式教育,重知识不重能力,教育者以为,只要把素质的概念、意义等内容告诉了孩子,那么孩子就得到了高素质,这纯粹是天方夜谭,素质是一种能力,能力不是靠灌输来的,而是靠培养与影响来的,培养先不说,就说影响,想要做到影响孩子,当事人一定是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