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辩论技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0 07:09:35
分析文言文 齐桓晋文之事 中孟子的辩论技巧,要求四百字左右,最好举例说明。

*辩论技巧: 掌握对方心理,进而因势利导。
孟子能掌握齐宣王问霸政的目的只是想统一天下,故立即引导他讨论可达到统一天下的方法——行王道(仁政),促使宣王有兴趣与孟子继续谈下去。
“保民而王”,国家富强正合于宣王之意,故他便有更大兴趣讨论王道,保民之道了。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
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
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辩论技巧:把握对方的漏洞,而又主动排解。
孟子主动提出难题(百姓对宣王的误解)责难宣王,使他内心自我矛盾,后却又主动为他辩解。目的是:
(1)使宣王不得不佩服他。
(2)为宣王开脱百姓对他的误解,讨悦他的欢心,更有兴趣与他讨论下去。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 而是“不为”。
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
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
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孟子突设两个比喻,反问宣王“举百钧之而不举一羽,察秋毫而不见舆薪”是否可能。
孟子用这两个比喻说明齐宣王能够对牛大施怜悯之心,却对老百姓毫无恩德,这只能说明他不肯施恩于百姓。也就是说,齐宣王之所以不能“保民而王”,是“不为”,而不是“不能”。
齐宣王就问及“不为”与“不能”有何分别。
孟子又用“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两个比喻,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