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发生机制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1:12:16
写一篇关于某一区域的自然灾害的文章,其中自然灾害的发生机制得写哪些方面,与成因有何区别

大气物理状态和现象称气象。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象现象是可以由气象学解释的可观察的天气事件。这些事件被存在于地球大气中的可变因素所决定,它们是温度、气压、水汽、梯度以及每个可变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例如,我们可以说:“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昨天天气很差,风雨交加”等等。

气象学是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和对天气的预报。气象学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

第一位建立气象学的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专书“气象汇论”中,他最先叙述和粗浅地解释了风、云、雨、雪、雷、雹等天气现象,而这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气象书籍。直到18-19世纪,由于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以及气压,温度,湿度和风等测量仪器的陆续发明,使大气科学研究由单纯的描述进入了可以定量分析的阶段。1820年,德国人布德兰绘制了第一张地面天气图,开创了近代天气分析和预报方法。1835年,法国人科利奥里提出风偏转的概念,而1857年荷兰人白贝罗提出风和气压的关系,他们的概念都成为大气动力学和天气分析的基础。

天气学是研究大气中各种天气现象发生和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来进行天气预报的一门学科。“天气学”一词来源于西方国家,原义是综观的或鸟瞰的意思,即指将大范围各地区气象台站在同一时刻观测所得的气象资料,填绘在一张空白地图上,进行综观的分析。同时还配合气象卫星探测资料的分析,然后由此作出天气预报。

天气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学科。天气学的发展始于农业、航海等对天气预报的需要,准确的天气预报一直是天气学研究的主要目标。由于控制大气运动因子的复杂性和大气运动本身的随机性,天气预报还不能像日月星辰位置的预报那样准确,但基本上已能实用,并在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和气象卫星的运用,天气预报的精度已有很大提高。

天气学是根据实际观测资料概括出天气学的规律或模式,并以动力气象学为理论基础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