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主人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7:14:13
一定要准确,是那个打仗用的三十六计!

据有关书籍介绍,《三十六计》没有真正的作者。

之所以没有固定的作者,要谈到三十六计的来历。三十六个计谋,大部分来自孙武的作品《孙子兵法》中,是由后人在研读《孙子兵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其中战例则有国内外各处的。另,部分计谋则来自后人对部分近代或当代战役想出来的。

所以《三十六计》的著作过程经过了许多年代和许多人的智慧结合,没有单一或固定的作者。
是那个打仗用的三十六计! 历史上有很多个人都用了三十六计,比如:诸葛亮,毛泽东等等!

晋文公

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盛,楚将子玉率师攻晋。楚国还胁迫陈、蔡、郑、许四
个小国出兵,配合楚军作战。此时晋文公刚攻下依附楚国的曹国,明知晋楚之战迟
早不可避免。

子玉率部浩浩荡荡向曹国进发,晋文公闻讯,分析了形势。他对这次战争的胜
败没有把握,楚强晋弱,其势汹汹,他决定暂时后退,避其锋芒。对外假意说道:
“当年我被迫逃亡,楚国先君对我以礼相待。我曾与他有约定,将来如我返回晋国,
愿意两国修好。如果迫不得已,两国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现在,子玉伐我,我
当实行诺言,先退三舍。(古时一舍为三十里。)”

他撤退九十里,已到晋国边界城濮,仗着临黄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敌。他已
事先派人往秦国和齐国求助。

于玉率部追到城濮,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晋文公已探知楚国左、中、右三军,
以右军最薄弱,右军前头为陈、蔡士兵,他们本是被胁迫而来,并无斗志。子玉命
令左右军先进,中军继之。楚右军直扑晋军,晋军忽然又撤退,陈、蔡军的将官以
为晋军惧怕,又要逃跑,就紧追不舍。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驾车的马都蒙上
老虎皮。陈、蔡军的战马以为是真虎,吓得乱蹦乱跳,转头就跑,骑兵哪里控制得
住。楚右军大败。晋文公派士兵假扮陈、蔡军士,向子玉报捷:“右师已胜,元帅
赶快进兵。”子玉登车一望,晋军后方烟尘蔽天,他大笑道:“晋军不堪一击。”
其实,这是晋军诱敌之计,他们在马后绑上树枝,来往奔跑,故意弄得烟尘蔽日,
制造假象。子玉急命左军并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