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语文报纸《记承天寺夜游》的几道题,帮忙解决~!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2:31:04
1.作者在文章第1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的原因。其中“月色入户”是“欣然起行”的原因。试发挥想象,对“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情境作赏析式描述。(不少于50字)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这句话用了人们的错觉描写景物,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3.有同学认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这两句不符合实际,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请谈谈你的理解。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闲人”和“吾两人”分别指什么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谢谢~

1、我躺在床上难以入眠,忽然注视到穿过薄薄的纱窗照入屋子的晕黄的月光,我被这一抹诱人的光亮吸引,便欣然坐起,披上外衣,走出屋子去欣赏这难得的夜景。

2、用错觉描写景物,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夜晚的宁静,祥和,以及月光的明亮,给人以似梦似幻的感受

3、看似不合实际,但作者想表达的是赏月,赏竹柏的闲心,是想表达只有我们这样的闲人有这份闲心,才能看到这些美好的事物。

4、闲人指被贬,无所事事的人,吾两人指我和友人。表达了作者被贬的伤感,无奈以及也有赏月的欣然自喜。

额、、第四个、、
当时苏轼被贬、、只是个有职无权的官
所以他自称 是闲人、、另一个人当然就是张怀民了

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