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对人体生物效应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4:26:11
我来了解一下!

你是学什么的?首先,辐射并不可怕,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宇宙和大自然的辐射,人体本身也是一个放射源。切尔诺贝利堆芯融化也就直接间接死亡33人。再次,也要谨慎的防辐射,就要说到辐射生物效应。
一般的分类方法,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
确定性效应就是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人体受害程度会相应的加重。超过1Gy的吸收剂量就会出现急性辐射症状。体征依次可表现为牙龈出血,呼吸困难,视力下降,全身乏力,器官衰竭,皮肤腐烂坏死甚至死亡。平常人是不会遇到这种事情的。我从事这个方向多年,也接触过大剂量的照射,至多是白血球偏低,和常年抽烟的水平损伤差不多。
随机效应是发生肿瘤癌变的几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大,没有一定的必然的数学关系,受照射就有可能癌变,至于发生不发生癌变,不一定。
前面说了,辐射并不可怕,一定低剂量的辐射对人体细胞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我们处在茫茫宇宙中,到处都存在辐射,我们饮食起居无时无刻不接触,我认为,辐射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不害怕不放松,是我们对待辐射的态度。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看少量辐射的生物效应,众所周知,1945年8月6日凌晨,美国载原子弹的飞机和观测机从基地起飞,在琉璜岛上空集合,尔后爬升至爆炸高度,根据气象报告,当时日本广岛上空的天气良好,上午8时15分投弹,投弹高度9962米,为了增大威力半径,采用了窜爆炸高度580米,原子弹在离开弹仓后50秒爆炸,这时飞机已离开投弹点24千米,爆炸后是一团火球,5分钟后,广岛上空有一团走私约4.8千米的深入灰色蘑菇状烟云,上升到数千米高空,20分钟后出现火灾与暴风,整个广岛被告大火着,本次原子弹投放量约为1.25万吨。
广岛爆炸后,引起大火,被毁面积达12平方千米,市区建筑被毁81%,在6.4平方千米地域的81座重要桥梁有33%被破坏,距爆点2.6千米半径内的物质有45%不能使用,先后死亡71379人,受伤68023人,其中受冲击波死亡占50%,热辐射死亡占40%,核电磁脉冲死亡8%,核辐射污染致死占2%,辐射所占比例很小,可忽略不计。
事件发生后,联合国迅速作出反映,委托国际原子能研究机构、核防控司、红十字会和美国布朗大学著名生物学家卡尔.皮赖斯一行200人的专家组于8月10日抵达日本,立刻组织世界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