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各种气候区的植被,有什么巧记方法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5:37:02
请先列举气候区及对应植被(范围:高中地理),然后再教给我一个不是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
因为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总是记混,有没有靠理解记忆的方法呢?
例如: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请高人指点,必有重谢。

类似口诀之类的技巧不太清楚
这个知识是有规律可循的
先是“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来区别气候类型,这八个字的解释百度里很好找的。我也写过,温主要是看最冷月平均气温(15℃、0℃)。水就是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夏雨型和冬雨型四种。

凡是季风气候都是夏雨型,降水多,植被就是森林为主,按热量差异,越冷叶片越小。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温带-落叶阔叶。再冷些就是亚寒带-针叶,但对应的就不完全是季风气候了。温带海洋性,降水也多,同样是落叶阔叶林。地中海气候是冬雨型,冬季水量大,需要大叶。夏季高温少雨,为减少水分蒸发,有层角质,所以是亚热带硬叶林
离海较远,降水少些,就是草原。按热量分为温带、热带。同样,很干燥就是荒漠,也分热带、温带
气温低的,不适合高等植物,所以两级边缘是低等的苔原带。气温再低,就连苔原也没了,就剩冰原了,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也就这些了,还是要悟进去,理解。高中的知识都这样,死记硬背的话能把人累死,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我记的好像是 该气候的气候带加上树木的特征

比方说
亚热带“温度”高 “叶子”就大 如果不太冷叶子不掉的话就是“常绿”
温度低 叶子就小(针叶林)
温度太低 就不长树了 就是“苔藓”呀“冰原”什么的。

有兴趣 去琢磨 记的就快了 呵呵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