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经济学和金融学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0:40:32
一,银行吸收的存款除了法定超额准备金外,一般能贷出去多少份额,能全贷出去吗?
二,钞票从印钞厂出来后,其历程怎样的,弄不清其对央行是负债的说法,觉得与会计学中的概念不太一样
三,确认一下,西方经济学中所涉及的成本都已是经济成本了,而不是会计成本。
四,银行的存款额与流通中货币是不是一个此消彼涨的过程

1,不能全部贷款出去,必须留一部分现金来应付日常客户提现。在电子信用发展迅速的今天,这部分份额一般不大,具体的份额要视经济情况,由银行自行调整。
2,纸钞从印钞厂出来,先到央行,然后通过央行发放到各个商业银行,从而进入流通领域。纸币本来就只是一个符号而已,虽然现代社会取消了纸币的偿付,但是也算是类似国家负债,不过是在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纸币是国家委托央行发行的,相当于国家委托央行发行“债券”。如果还不清楚,了解一下18世纪的银行券就可以明白了。纸币其实就是在银行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西方经济学中涉及的成本指的是经济成本,不然企业家才能怎么算?
4,并不一定,存款量大并不能代表货币流通就少,中国暂时还未把活期存款算入M1,但是在国外银行界,活期存款也是流通的货币。货币可以不通过现金流通来实现,可以通过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来实现。存款量或许很大,但是贷款量也很大,而且只是在银行间的转账。这样存款额有可能与流通的货币就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了。如果只考虑现金流通,上述说法才成立。
你是刚开始接触金融学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