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理的感觉..以什么心态比较好?(有感而发字多了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1:54:08
我是自学学得不深,相信艺术创作是自由随性的,始终懂乐理学习更多方法才能

更透彻整合地把意念表达出来.但昨天接触到平行八五度的法则,发觉越往下

学,认识的条条框框就慢慢把创作自由度逐渐收窄.把初衷本末倒置.停住不往

下学,又觉在这方面还在无知当中..但论音乐上的好听与否..是人听感决定的

而不是法规.始终在谱写个四部同向不会拿去毙了..听到八度平行也不会聋 我

弹过这些乐理上的"不可以",但听起来不置于这样的限制某种情况才能使用吧,

感觉上有点给人思想上上个锁..不是阻碍创作了吗? 乐理统一了学习系统但意

味着创作手段变得单元化了?

如以后类似八五度平行的法则, 我是以见识的心态还是以学习的心态装读进脑里比较好?..从而往下学?

音乐创作类是要在和声学比较扎实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的,学得会乐理不一定学的好和声学,比如各个音程、和弦、旋律,在整个篇章中的位置,特点等等太多了,否则你连最基本的音值组合都会弄错,所以你还要系统的学习,找老师吧

不知道你是自学的还是正规音乐学院的学生 也不知道你是主攻流行音乐创作呢还是古典音乐创作

如果你主攻古典创作 交响啊 管弦啊 等等 那有必要知道这些 "条条框框" 因为这都是先人留下的宝贵经验之总结

如果你的方向是流行音乐 那大概知道这些 "条条框框" 就行了 别太跟这玩意叫劲 因为流行音乐的方向是朝向未来的 未来变化万千 一切皆有可能 呵呵

还有我要说 音乐是活是死 那完全在于人 并不是说我学了"条条框框"的东西 就一定会死在这里了 我没学这些"条条框框"我的音乐就一定活? 有人没学过"条条框框"但还是很死 有人学了很多"条条框框"却依然很活 这又说明了什么?
最后建议如果你是自学的话 还是最好找人指点一下更好 : )

通读音乐史就会发现:

这些条条框框是古典传统音乐的规则,学习它就是为了要打破它!

如果大家一直都用这些规则来写作,音乐还怎么发展呢?

但一定要学好前人的规则,才能发展新的规则、写出新的、自己的音乐,
否则你费劲写出来的东西,要么是别人写过的、要么是别人抛弃的、要么是些不伦不类的东西,你说是么?

当你学会了前人的东西后,才能有辨识的能力,从中汲取精华、有所扬弃、开创新路…… 所以该学的还是要学,但不一定要用,更不能被它束缚了手脚!

不知对你有助否?祝你成功!

艺术的精髓和做人的道理是相通的,当你可以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一切都无差别之时,那时候就会自然明白人生的无限风光

每个人都应该用无差别的心态去感染世界,一个是无差别,一个是感染,其实还有复杂的理论,不清楚可以给我发信息
看淡差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