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里一共有多少个“门”?比如天安门、午门、东华门等,紫禁城外又有多少?如永定门、和平门、宣武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5:28:38
这些门都是清朝时的城门吗?还是宫殿入口?北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门”呢?

明清时期的北京分为好几层:外城、内城、皇城、宫城

紫禁城就是宫城,天安门是皇城的城门,不是宫城的。

老北京说“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说北京有大小20座城门(宫城没包括在内):

内城9座:
西直门、东直门
阜成门、朝阳门
宣武门、崇文门
德胜门、安定门
正阳门(也叫前门)

外城7座:
西便门、东便门
广安门、广渠门
右安门、左安门
永定门

皇城4座:
天安门、地安门
西安门、东安门

内城的9座城门中,有8座都用“点”来报时,而只有崇文门用“钟”来报时。

宫城4座:
午门、神武门
东华门、西华门

故宫里面还有几个宫殿的入口,也叫门:
太和门、乾清门

天安门和午门之间还有一座端门,形制和天安门一样,是为装饰性的城门。

另外的,日本占领时期在内城开了两个倒八字形的豁口,西边的叫复兴门,东边的叫建国门。

八国联军进北京后开了两个豁口,西边的叫和平门,东边的叫水关门。

另外北京还是元朝、金朝、辽朝的首都或陪都,也有很多城门地名的遗留,如:

安贞门、健德门、光熙门、蓟门、会城门、丽泽门、彰义门、哈德门、齐化门、顺治门、肃清门、平则门等等等等,这些都变成了地名,如:安贞里、蓟门桥、丽泽桥等。

北京大部分叫“门”的地方以前都是城墙上的城门,和叫“豁口”的地方一样,都和城墙有着密切关系。

北京人老话儿说的“内九外七皇城四”指的是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其中的“内九”,指的是东边儿的东直门、朝阳门;西边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北边儿的德胜门、安定门;南边儿的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和宣武门。 刘伯温修建北京城时候设置的。后来因为修建二环路给拆了。只留下了前门楼子。

“外七”是指明世宗为加强城防,在嘉靖三十二年增修的外城城门。与最北边和内城的“前三门”平行的是东便门和西便门,东西两边儿分别是广渠门和广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