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领导科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5:05:18
“太忙了!”这几乎是每个领导者的口头禅。人们常用“日理万机”来形容领导者的工作。很多领导者确实是这样,工作一项接着一项,日程排得满满的,然而时间还是不够用。但是有一些领导者却能够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集中精力抓大事,从而获得成功。
比如:美国某公司的董事长赖福林每天清晨6点之前准时来到办公室,先是默读15分钟经营管理哲学的书籍,然后便开始思考本年度内不同阶段中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以及所需采取的措施和必要的制度,接着就是重点考虑一周的工作。他把本周内所要做的几件事情一一列在黑板上。大约在8点钟左右,他在餐厅与秘书共进咖啡时,就把这些考虑好的事情商量一番,然后做出处理决定。赖福林的时间管理法,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率,引起了其他各公司的高度重视和赞扬。
管理学家唐纳德•C•伯纳姆在他的名著《提高生产效率》中提出了3个原则,即当你处理任何工作时必须自问: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能不能用简便的东西代替它?这3个原则对领导者安排工作顺序和管理时间来说,都是可供借鉴的。
结合案例回答:
(1)领导者为什么要集中精力抓大事?什么是大事?
(2)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集中精力抓大事?

载人航天发射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最佳气象条件主要包括:总云量0-3成,无降水;地面风速小于8米/秒;水平能见度大于20公里;发射前8小时至发射后1小时,场区30-40公里范围内无雷电活动;船箭发射经过空域3-18公里高空最大风速小于70米/秒等等。
2005年10月,中国的气象专家们为“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2005年10月9日起,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每天上午10点前根据最新观测的天气资料,负责完成神舟六号飞船专项预报服务材料,通过电话传真及时提供给总参气象局、总装备部及甘肃省气象局、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同时通过NOTES提供给中国气象局决策服务中心。具体内容包括:未来5天发射场或回收场天气过程描述;发射点从预报当日到发射日的地面气象要素预报;发射日8时和11时高空风场预报;回收场地面气象要素预报;回收场回收时间300米以下每隔50米间隔的浅层风预报等等。这些数据为“神六”发射过程中的诸多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参考依据。
结合案例回答:
(1)为“神六”的

卫星云图是气象卫星从高空拍摄的地表黑白照片,卫星上装有不同的感光仪器,地面工作站便可接收不同的云图.目前接收的云图主要有红外云图,可见光云图及水汽图等.电视节目中通常使用的云图,就是红外云图通过计算机处理,编辑而成的假彩色动态图片,人们不仅能够纵览云飞云散,还可推知其发展变化,预知未来天气.
若地球表面为一片晴空区,卫星观测到的,是从地面发向太空的红外辐射信息,表现为黑灰色;黑色越深,表示地面辐射越强,天气越晴好.当某地上空有云雨覆盖,卫星观测到的,则是从云顶发向太空的红外辐射,表现为白色或灰白色;颜色越白,表示云顶辐射越弱,温度越低,云系越厚越密实,降雨强度也就越大.晴空区与云雨区之间的过渡区,则为深灰,灰,浅灰色云系,表明有不同厚度的云而无明显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