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当初为什么不杀刘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0:02:37
那时候,刘备兵力还不足五万,未成心腹大患,为何不早早杀之?应该趁其羽翼未丰,一举消灭
徐州杀了怎么多人还少一个刘玄德? 荀彧等人说过,若给地盘刘备是养虎为患。杀就杀了,曹操自己都说,宁教我负天人。。。

刘备历史上是丢掉了地盘投奔曹操的军阀,如果这种主动投奔自己的军阀都杀,其他的军阀都会拼命和曹操打仗,所以曹操绝对不能杀刘备。

更何况,当时的刘备是被吕布偷袭丢掉地盘的,而吕布是曹操的敌人,所以这种和吕布有仇的军阀,曹操也有利用的价值。历史上,曹操给了刘备一点兵马,继续让刘备驻守沛城牵制吕布,就是对刘备的利用。

而归顺曹操后,不管曹操多么怀疑刘备,刘备都未露反形,乖巧的不得了。这种投奔自己,为自己打仗立功的前军阀,曹操真的没有办法杀----如果杀了,不要说其他的军阀从此不信任曹操,从此拼命和曹操死战,就算已经投降曹操的军阀都不自安,都要想着逃跑叛离。

等到刘备找机会趁机跑出去当军阀(还杀了曹操的刺史,抢了曹操的地盘),曹操就可以追杀刘备了,可惜此后的大耳贼再也不会投靠曹操了。

曹操不杀刘备,他事后的解释是:他还要靠士人去打天下,杀了刘备,怕让士人的寒心.

从心理学上说,
这种解释,只能是他的一种比较模糊的态度,在曹操的心理并没有形成一种明确的决心,因为这样,他杀刘备的念头在很多时候受到其他外界的作用而动摇,进而找到其他解释来说服自己.
我们说的谋划,基本上是对未来的事进行的."谋事在人,成败在天"是有其道理的.不要以为那些杰出的谋士就对他们所有的谋划在心理有100%的把握,那是一种误导.将来的事也有许多偶然因数促成,那些是你始料不及的.要不然,那些谋士怎么就成不了统帅.要是什么都谋划好了,那还要决定能力干什么啊.决断是很重要的,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说这些,就是想说明未来的事可以谋划,但不要以为就能象经历过那样有深刻的领悟和理解.很多时候是一种心理感知,不能100%的把握.

曹操就是对刘备的评价,是对刘备的未来的预测,这也算是一种"谋划"吧.他不能100%肯定刘备将来会成一方豪杰,与他起冲突.你要是以为曹操能肯定"天下英雄就他曹某人与刘备,将来他们会互相成统一中国的敌人"那就错了,他真那么坚信,恐怕就算冒犯士人也会把刘备扼杀在摇篮中.

所以,曹操不杀刘备的原因是他认为刘备是潜在威胁的心理,是一种"感觉",还不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