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水气真空度就不容易升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3:39:18
用真空泵拉真空时,为什么腔体内有水气,真空度就不容易升高,以至于出现了主要为了防水气而制造出来的低温泵?
2楼的哥们说出了理由,但是我还是不能理解,如果说因为气压降低而让水的沸点降低,那也可能在达到某一个真空度的时候,水全部变成水气,之后被真空泵排出,还是不影响抽真空的程度啊。

关于负压下水的沸点降低的原理就不说了,在—0.2pa的压力下,水的沸点降到40℃。水在腔体内迅速蒸发,体积变大,因此负压值变大(习惯称为小,这是负数的关系),达不到真空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在真空泵的进口处都加装分离系统,分出液体。
你的疑问也在于此,你想,水的变成水蒸气,其体积被放大1680倍,真空泵的腔体是固定的。假设真空泵腔体是完全密封的,腔体最大容积为0.01m³,当活塞运动,使腔体达到最大,此时,腔体内负压达到一定得数值,如果在吸入气体中含有2g的水,此时腔体内就减少3360立方毫米的体积,这样其负压值就会降低。

水中之气不易被抽除,需先加温烘烤,低温泵是冷泵,并不是“主要为了防水气而制造出来的”,也是需先加温烘烤的。 (补充:那抽真空的时间会很长,并且如果水气足够大,光靠抽就是达不到要求的真空度。)

有水存在,用真空泵拉真空时,水会不断在低气压下气化形成水蒸气,造成腔体内始终有气体,当然真空度就不容易升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