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购存货的初始计量的几个小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2:06:10
1.在存货中,企业的外购存货计量中,赊购时,会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确定存货的入账成本按公允价值确定,而公允价值的确定又可以由“合同或协议价格的现值金额”确定,也可以按该存货的“现购价格“确定。两个”现~价格“,有什么区别?
2.在确定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实际利率时,为什么企业以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作为购入存货的公允价值时,计算现值的折现率即为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实际利率,又为什么若企业以”存货的现购价格“作为购入存货的公允价值,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实际利率应当是将合同或协议价款折算为现值恰等于存货现购价格的折现率?
3.接上题,怎么计算在企业以”存货的现购价格“作为购入存货的公允价值时,”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实际利率“?怎么理解”实际利率应当是将合同或协议价款折算为现值恰等于存货现购价格的折现率“?
我刚刚上中财课,感觉有些概念模棱两可,想把每克细节都搞清楚,请各位帮帮小妹~~~谢谢

1、一般资产以公允价值和“合同或协议价格的现值”孰低入账。这反映了资产的成本计量与按市价与成本孰低确认跌价准备的两种属性。
而且,买卖双方正常交易,是当时就按公允价值付现的。如果延期付款,相当于采购方从供货方获得一项融资,即相当于从供货方借了一笔钱来买存货。那么,这个借款是有利息的。利息就是日后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

2、折现率,就相当于将未来实付货币按一定的百分比折合成现值的利率。
那么,折合后的金额,按用来折合的利率展开,就是日后每期需付款的金额。
所以企业以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作为购入存货的公允价值时,计算现值的折现率即为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实际利率。

而企业以存货现购价格作为存货购入的公允价值时,由于该现购价格与按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之间一般都会有一个差异,将该现购价格按照计算现值的折现率展开,显然无法得到日后每期应付款金额。
只有在将日后每期应付款金额按某一利率折现,使折现值正好等于购入存货的公允价值时,按该利率展开,才是日后每期应付款金额。
也即:以”存货的现购价格“作为购入存货的公允价值,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实际利率应当是将合同或协议价款折算为现值恰等于存货现购价格的折现率。

3、同2问。
总而言之,画个现金流量图,你未来每期支付的应付款金额是确定的,现在存货入账成本确定后,将未来每期支付的应付款金额折现正好等于存货成本的折现率就是你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利率。
只有这样,到最后一期支付货款时,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余额才正好摊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