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中为什么孔子同意曾皙的志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17:09:44

因为只有这个答案没有任何目的。
但凡有目的的事,都不算终极理想,只有什么都不管,只让自己高兴的理想才是我们最终要追求的。

当然,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人就是要穷奢极欲啊! 因为这样你最终还是要后悔的,只有一切都没有问题,剩下的事情就是享受生活时,你才能这么做。

最后一个发言的学生曾皙用朴素晓畅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他的理想蓝图:“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听后当即评说,文章写道:“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为什么赞许曾点的宁静淡泊、逍遥自在的生活志向呢?又为什么“喟然叹曰”?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教学参考书(人教社)和许多资料都认为,这种认同评价反映了孔子怀才不遇,壮志未酬而夫意绝望,隐退田园的心理。因为,孔了曾经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希望当政者重用他并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但是屡遭拒绝,孔子碰了一鼻子灰,免不了心灰意冷,产生一些消极隐退的想法。他曾跟颜渊说过一句话:“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是如果有人任用我们,能够推行自己的主张,那就竭尽全力做一翻事业;如果没有人任用我们,那就退身自隐,与世无争。因此,他单单赞赏曾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