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到那里能学到饲养鸪的技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8:34:30
这种鸟类好像在山东有很多的养殖户,但我不知道具体的地址和养殖技术,有那位好心人可以告诉我吗?

你买本书吧,看懂就明白了。
很多玩家参不透的事,看书就会明白了。
买养殖类的,我一个普通玩家看完都会养海马了。

书本网络上都是知识,多看看多学学就基本有个计划了。去农科站和农户家取经学经验,因地制宜的灵活养殖才是正道,这里的一些网络资料自己看看。

鹧鸪被驯化的历史较短,仅有50年左右,所以家养鹧鸪同野生鹧鸪仍有许多共性和特殊性。1,鹧鸪喜温暖,怕寒冷,怕炎热,喜光照,喜干燥,怕潮湿,厌阴暗。适宜气温在20℃~24℃,相对湿度60 %。昼夜光照时间为14~18小时的条件下,鹧鸪生产性能发挥的最好。气温低于10℃或高于30℃,对鹧鸪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均为不利。2,鹧鸪喜欢群居,胆小,易受惊。遇到响声或异物的出现,立即出现不安,跳跃飞动,反应灵敏。有较强的飞翔能力,飞翔快,但持续时间短。3,鹧鸪生长快。尤其是12周龄前生长较快,刚出壳的雏鹧鸪,体重为14~16克,10周龄时,公鸪体重达500克,相当于初生重的33~38倍。4,鹧鸪食性广,是杂食性鸟类。不论杂草、籽实、水果、树叶、昆虫或人工配合的混合饲料,均能采食,且觅食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广。5,鹧鸪好斗。由于鹧鸪驯化时间短,仍有野性。雌鹧鸪性稍温驯,雄鹧鸪性好斗。性成熟后的雄鹧鸪,在繁殖季节,常因争夺母鹧鸪而发生激烈的啄斗,直到头破血流。6,鹧鸪有趋光性。在黑暗的环境中如发现有光,就会向光亮处飞窜。
育成鹧鸪的生理特点
雏鹧鸪在夏、秋季经 30~40 日龄的育雏后,外界温度与育雏室的温度较高,就可脱温,转入育成期的饲养和管理。如冬、春季节温度低、室内温度不到 20 ℃ ,仍需对 6 周龄后的鹧鸪人工供暖保温。
鹧鸪在育成期羽毛已逐渐丰满,有飞翔能力;活泼好动;食欲旺盛,其中 7 至 13 周龄内鹧鸪的体重绝对增重最快(平均每只每日增重达 6 克多);体温自动调节机能逐渐完善,有一定耐寒能力,基本可以脱温饲养。
在此阶段要进行人工选择,将好的鹧鸪留下做种用,不好的或多余的做肉用鹧鸪处理。
这一时期,鹧鸪易长成飞喙,要经常修剪飞喙。维护好运动场的护栏网,关好门窗,以防鹧鸪飞逃。注意保持饲养场的环境安静,饲料中营养物质要全面且比例平衡。对种用鹧鸪要注意加强运动,防止身体过肥,否则影响配种能力。育成期鹧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