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时干扰镍的测定因素有哪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4:13:48
用丁二酮肟分光光度计测镍,测出来含量几乎接近零但用原子吸收测定时含量在2mg/l
但以前测定时候都只差0.2,而最近这种水却差了将近40倍。我想问一下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分析镍是否超标。还有测定镍一般存在什么干扰,如何消除?
恳求帮忙!!!

可能有以下几种干扰:
1.物理干扰
  物理干扰是指试样在转移、蒸发过程中任何物理因素变化而引起的干扰效应。属于这类干扰的因素有:试液的粘度、溶剂的蒸汽压、雾化气体的压力等。物理干扰是非选择性干扰,对试样各元素的影响基本是相似的。
  配制与被测试样相似的标准样品,是消除物理干扰的常用的方法。在不知道试样组成或无法匹配试样时,可采用标准加入法或稀释法来减小和消除物理干扰。
2.化学干扰
  化学干扰是指待测元素与其它组分之间的化学作用所引起的干扰效应,它主要影响待测元素的原子化效率,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主要干扰来源。它是由于液相或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原子与干扰物质组成之间形成热力学更稳定的化合物,从而影响被测元素化合物的解离及其原子化。
  消除化学干扰的方法有:化学分离;使用高温火焰;加入释放剂和保护剂;使用基体改进剂等。
3.电离干扰
  在高温下原子电离,使基态原子的浓度减少,引起原子吸收信号降低,此种干扰称为电离干扰。电离效应随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常数增大而增大,随被测元素浓度增高而减小。加入更易电离的碱金属元素,可以有效地消除电离干扰。
4.光谱干扰
  光谱干扰包括谱线重叠、光谱通带内存在非吸收线、原子化池内的直流发射、分子吸收、光散射等。当采用锐线光源和交流调制技术时,前3种因素一般可以不予考虑,主要考虑分子吸收和光散射地影响,它们是形成光谱背景的主要因素。
5.分子吸收干扰
  分子吸收干扰是指在原子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分子、氧化物及盐类分子对辐射吸收而引起的干扰。光散射是指在原子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微粒对光产生散射,使被散射的光偏离光路而不为检测器所检测,导致吸光度值偏高。

你可以看下GB 11910-89 ,关于丁二酮肟测定镍的方法
里面有测镍的干扰因素

方法不同,一起给出的检出限也不同,不一定是干扰